产科疾病编码疑难频发,一直以来都是病案人想要攻克的难点。原因可能在于产科并发症、合并症涉及范围较广,既包括产前、产时、产后的并发症,又包括产妇的情况,胎儿的情况等,导致实际工作比较复杂。
此前,我们发布了《2020年度导致DRG入组异常的疾病分类缺陷分析》报告,在病案首页缺陷集中在总权重前十位的专业科室中,总权重排名第九位的就是产科专业。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产科专业的具体疾病分类缺陷,为医疗机构院内产科专业数据质量管理提供参考借鉴依据。
产科专业跻身总权重前十位的专业科室当中,是非常特别的科室类型,仅适应于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患者。产科专业的入组率与入组准确性分别为85.4%和66.1%,均未到达90%,均属于总权重前十位专业科室中较低值,同时产科专业的入组准确性远低于其他专业科室。
基于大数据基础,形成产科专业三大图谱:疾病图谱、手术图谱和病种图谱(ADRG层面),便于管理者快速定位该专业管理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该专业科室数据质量管理工作。
产科的诊断是指在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期间,对于孕产妇或胎儿的疾病、问题和情况给予的相应诊断。产科诊断主要是产科的并发症和合并疾病。编码使用多集中在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O00-O99)。
(1)完整的妊娠、分娩情况包括宫内妊娠周数、胎数(G)、产次(P)、胎方位、胎儿和分娩情况等。第十五章的分类轴心以“孕周”的时间轴划分。编码时,需要特别考虑时间节点对于编码结果的影响。
局,用于说明娩出胎儿的数量及活产或死产的结果。同理O26.9孕周、产次也不能作为主要诊断编码,仅作为对分娩情况的描述。
目前病案首页数据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完整性、准确率应是日常工作中永恒的主题,因为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直接与是否获得合理医保支付相关,是一项日常的,持续性的要求,而不应是为了绩效考核排名而去每年做一次数据上传前的数据治理。
建议医疗机构以医务科牵头,联合病案科、质控办等数据质量管理核心科室,在科学的数据质量管理模式下,对本院涉及高权重的专业科室逐一进行个性化的集中性缺陷管理,以有效从源头提升数据质量管控效果。
1、开展本院2020数据质量情况自测;由医务科牵头,每月组织病案、统计、临床等方面的专家,对各科室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
2、结合专家建议,展开院内数据质量管理:每月发布全院和科室数据质量评测报告,将各科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到相关科室。数据质量评测的结果,适当的与科室的绩效评价相结合。
注:由于无更多住院信息参考,入组准确性占比仅采用了与DRG入组准确性强关联的缺陷占比总和,即主要诊断选择缺陷、主要诊断编码缺陷、主要诊断与手术不匹配(qy)缺陷以及手术漏编缺陷。另一大部分影响DRG入组准确性的缺陷还隐藏在冰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