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我们常用HIS代指医院管理系统。但由于医院职能与形态不断变化,HIS的定义由最初的财务管理范畴逐步扩张,医嘱、LIS、PACS、EMR等业务系统逐渐包含其中,智慧医院浪潮之下,该定义进一步延伸,更多智慧模块囊括其中。
HIS系统的升级服务一直存在,但内容的不断扩张导致老一代集成架构上的修修补补已经不能满足于层出不穷的应用需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引入后,医疗数据价值被重构,医院需要重新审视数据的输入输出,重拾这一曾被淤泥掩埋的金矿;物联网、5G等技术设施的构建则将本已冗余的医院管理系统进一步复杂化,并对系统的基础架构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2017年开始,新一代医院管理系统的呼声开始出现,但升级系统事小,重筑系统事大,少有老院有魄力进行彻底的信息化改革。但在近三年时间内,国家卫生健康相关管理机构开始主导信息化改革,加之疫情催化,重筑医院管理系统逐渐成为各医院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此契机下,动脉网为了更好地探索新一代医院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行业遇到的问题,蛋壳研究院通过大量的行业数据采集、专家访谈和企业调研对新一代医院管理系统的发展与行业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将其观点总结为:
2.新需求孕育新市场,在智慧医院、医联体、医共体、民营医院的发展过程中,新一代医疗管理信息市场将迎来不低于400亿的增量市场;
3.多种类型企业参与开发,新一代医疗信息系统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需满足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政策评级需求、满足技术发展需求三大特征;
纵观医疗信息化发展史,用户对于数据的需求贯穿其中,但新技术与新政策的出现,使得信息化的发展驱动力逐渐多元化,新的机会涌现其间。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其定义的业务涉及医院管理与服务的全流程,支撑着医学学科中最为重要的医疗环节。不过,当前完备的定义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个一个模块逐渐搭建而成,其起点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
整个发展史中,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由初期的自主发展阶段,即医院为了提升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而产生的自发行为,逐渐转变为医企共建共发展,但总的出发点,是以医院的个性化需求为核心。而从2017年开始,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驱动力变得多元化,尤其是政策介入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潮。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类似于公共物品,医院投入成本,所有人享受信息化的成果。虽然从长远来看,医院会因为信息化的投入而受益,但对于大部分医院而言,延期收入所需支付的机会成本和风险形成了绝大多数医院主动信息化建设的阻碍,只有少数现金流稳定的大型三甲医院才会脱离政府指引,进行创新性的尝试。
与之同时,医保压力的激增、数据价值的激涨、不断涌现的技术、患者就医要求提升等因素对又不端推动信息化进行改革。对于医院而言,粗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第四阶段后系统冗余、接口不统一、数据不互通的局面,是其主动改革的另一个阻碍。
为了帮助医院提升运营效率,给予患者更好的就医体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破医院自身改革阻碍,释放改革内在驱动力。
总的来说,新阶段下,医院管理系统发展的驱动力扩散为政策驱动、环境驱动、技术驱动、需求驱动四个方向,政策驱动占据主要地位,技术驱动带动需求驱动,环境驱动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角色。
不过,每一家医院都受到上述驱动力的影响,但不同医院所受到的激励程度有所差异。一般而言,协和、华西等超三甲医院及一流三甲医院已经具备一流信息化水平,无需大量建设即可满足相应需求,对于这一类医院而言,技术变革与医生需求是其最大的改革推动力。
对于普通医院而言,虽有一定程度的信息化基础措施,但很难适应新技术的需求,且缺乏信息化投资的动力。对于这一类医院而言,政策、技术是其最大的驱动力。
对于有志于升级医院的二级医院而言,国家给出的标准明确了医院信息建设的方向,使其能够构建更有效的升级方案。对于这一类医院,政策是其最大的驱动力。
医疗IT发展的四个阶段同样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变化的四个阶段,其定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通常可参照以下定义: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在硬件方面,包括高性能的中心电子计算机或服务器、大容量的存储装置、遍布医院各部门的用户终端设备以及数据通信线路等,组成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在软件方面,包括具有面向多用户和多种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开发工具等,要有各种医院信息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如今,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驶入下一阶段。新阶段下,系统中所包含内容越过了过去的定义范畴,其发展的目标、形态、驱动力甚至定义本身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其核心必须包含以下特征:
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将患者的就医体验放置于重要位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医疗IT厂商需对HIS各模块进行升级或替代,以实现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医疗资源统筹管理,如实现一站式智慧医院自助预约、电话预约、诊间预约等。
国家多部委的介入为医院规划指明了方向,新一代医院管理系统必须满足医院对于其未来评级预期的规划要求,帮助医院完成指定指标。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对互联网协议、医院数据存储、网络环境承载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在满足HL7、ICD-10、DICOM、IHE等国际标准的前提下,新一代医院管理系统需要能兼容新一代技术下的新指标。
医疗信息化行业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并且是一个政策导向性的行业。近期的政策变化有一个很显著的现象,即政府部门越来越强势介入信息化建设,一系列政策对医疗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强规范性的要求。比如说: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电子病历评测、医院信息平台指引、技术功能指引、智慧医院的系列评审、医保管控、DRGs等。
此外,智慧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需要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具备更强大的灵活性。同时要让患者参与整个诊疗过程,充分利用大数据和AI等技术和医院信息化高度融合,发挥智慧医院的优势,让整个诊疗过程更准确、更便捷和更高效,不断推动医院信息化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国家的政策导向已经从医疗服务向健康中国转变,大健康,互联网+的政策提出,使得信息化建设方向日益明朗,新一代的HIS需要重点围绕电子病历等级、信息互联互通、资源下沉、服务便民等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多方因素之下,需求方(患者/健康管理者)、供应方(医院/医生)、资源方(药企/器械商)、支付方(医保/商保)的需求都将发生变化。
为了在变化之中谋求发展,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刘海一主任曾建议,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应侧重于6个方面:
要求信息系统功能全面整合、信息整合成体系,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电子病历、医院智慧服务、智慧医院管理(制定中)等分级评价的考核中,要求信息系统的功能要全面整合;
大量医疗设备数字化,物联网应用将获取更多信息,如医疗废弃物管理、院内导航等,数据会大幅增加,而且越来越实时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智慧化能力,医疗机构需要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改造。医疗机构购置新一代HIS通常采用三种方式:剥离替换、以集成平台为主的模式、一体化建设。
指对全院信息系统进行统一改造,以互联互通成熟度评测为基础,从HIS、LIS、PACS、临床系统、决策系统和诊疗平台等进行全面改造,实现全院信息共享。适用于已经拥有信息化系统,但因为升级、改造等原因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医院。
由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医院管理的全流程,重新采购新的系统需要面对医生使用习惯变更、软件适配、接口配置等诸多问题。因此,该模式通常需要高级管理者下定决心,并承担替换带来的阵痛期。
仅针对核心HIS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然后在逐步完成集成平台和全院一体化的建设模式。这种模式下,医院不需要更换原有医院管理系统及可完成迭代。具体而言,医疗IT企业会将原有系统能够稳定支撑的部分保存下来,把所有不太容易去界定边界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新平台新技术解决,该模式的执行难度在于原有信息管理系统问题的定义与划分。
指医院在没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下采购信息系统,通常适用于医联体医共体信息基础建设、民营医院改造或医院新院区购置系统。现阶段下,部分基层医疗机构采用云HIS与医联体连接。
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周期较长,通常时间在6个月至24个月不等。全流程可划分为前期调研与后期搭建两大部分,进而细分为医院调研、撰写招标说明书、公开招标、厂商集合演示、竞争性磋商、合同签署、院企交流、方案制定、系统演示、系统安装、系统调试、系统修改、试运行、正式交付、运营维护15 个步骤。与过去相比,主要变化在于医院调研方面。
具体而言,招标之前,医院需对自身全局信息化情况调研,制定下一阶段发展目标,依据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评级等政策制定实现路径,根据《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挂规划预算。传统模式下,医院通常根据当下痛点制定HIS 需求,但新阶段下,拟建目标需同时考虑医院当前信息化需求与未来5-10年内医院信息发展需求。
1. 采购渠道不会影响产品设计,政策导向、行业的需求、以及产品特质、设计理念是影响产品设计的关键因素;
3. 系统上线运行后,还需要不断增加新功能新流程,或者做些修改,就要求产品设计中考虑二次开发、快速部署能力。
济南市人民医院,在业务的发展中,面对日益增多的患者流量、新技术对于架构的要求等等需求。2020年对HIS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本次推动济南市人民医院进行改造的核心动力源于医院对于AI、物联网等技术的需求以及日益剧增的门诊流量,重点针对门诊挂号、门诊排班、门诊缴费、门诊、门诊医生站等系统进行升级。
济南市人民医院信息化负责人表示:此次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重点是在保证产品底层架构的安全稳定及扩展便捷度的基础上,对医院现有业务的颗粒度精细度、业务个性化设计等细节,保证业务与平台的无缝契合。以数据科学智能支撑业务的精细开展,保证业务合理有序的开展。
医院信息系统升级后效果明显:一、就诊效率显著提升,同一时段医生的看诊时间缩短;二、系统易操作性提升,方便快捷,界面亲和力增加,让医生对于患者所有的操作集成在一个界面完成;三、电子病历评级标准内容的增加使得管理和数据更加规范,真正做到了从HIS医生站到工作,再到病历书写完整的串起完成整体质控和评分。
医院目前正在紧张有序的准备互联互通四级甲等评测和电子病历五级评审,希望借助医疗信息化的两大金标准,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使得医院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该医院早期采用的是“军字一号”系统,在业务的发展中,该系统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患者流量、新技术对于架构的要求等等需求。2012年,该医院在军字一号的基础上对HIS系统进行了一次升级,7年之后,系统又到出现了新的瓶颈。
本次推医院进行改造的核心动力源于医院对于AI、物联网等技术的需求以及日益剧增的门诊流量,重点针对门诊挂号、门诊排班、自助机、门诊缴费、门诊、日间手术、门诊医生站等系统进行升级。多种影响因素下,该医院通过与银行合作的方式采购了某医疗IT公司新一代医疗管理系统产品。
以分诊排队系统为例,该系统的确可以精准到半小时分时段预约分时段挂号,但是在这半小时内,系统应该放多少号,这需要数据的支撑。互联网医疗下,有的患者可能通过线上方式已经完成了部分诊疗工作,只是前来开药开检查单,那么这种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放号的数量是变化的,医院需要更为细致的放号模式。其次是UI设计,这一模块关乎系统的便捷性,新系统需要适配医生过去的操作习惯。
在整个改造的过程之中,前期基础调研最为耗费时间。据负责人表示,该信息科花费了数月时间做底层架构、平台、安全,逐渐让医院业务一一与平台契合。
对于该医院而言,政策驱动力并非其主要驱动力,因为在过去的建设流程中,其信息化系统已经可以覆盖绝大部分评级内容。
作为医院信息化的基础,其服务提供方往往需要具备丰富的信息化经验。因此,在这一轮热潮之中,大多数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提供方拥有十年以上的历史。后起之秀则倾向于为医院提供云HIS服务,而非与老牌企业在传统信息系统业务之中正面对抗。
2000年以来,随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化发展,大量医院陆续购置了相关设备,但由于后续的发展并未对系统架构进行革新性变化,医院通常会采用“缝补”的方式优化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医院的信息化系统已经使用了近10年。
但随着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概念的普及与新兴技术的切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再次走上风间浪口。不过这一次,医院在公开招标时,很少单独提及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更多地将其置入了智慧医院建设之中,成为标的的一部分。这一趋势下,医院对于医疗IT企业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新一代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打开了新的市场。
根据蛋壳研究院数据显示,单个大型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平均投入约为1388万元,单个医联体、医共体信息化基础建设平均投入约为1463万元,业内年服务费约为合同价的5%-8%,不超过10%。我国2020年新一代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规模总计约为400亿元。
统计2018-2020年中国采购网招投标数据,以智慧医院为核心的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采购量存在显著变化。
统计2020年4年月-2021年4月(2020年统计区间)数据,全年以智慧医院为核心的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招标项目总计38个,持平于2019年统计区间的36个项目,远高于2018年统计区间的12个项目。蛋壳研究院认为,2018-2019年出台的电子病历、互联互通、智慧医院评级相关政策有效促进了医院的采购行为,而2020年初的疫情抑制了医院对于公共项目的支出,导致最新一期统计数据仅略微提升。
上述38个标的之中,58%的标的位于1000万元内这一区间,从招标文件来看,这一部分标的主要聚焦于单一HIS购置或集成平台搭建;39%的标的位于1000万元-1亿这一区间,其中又以1000-2000万居多,这一部分在购置HIS的同时,通常会伴随电子病历评级、互联互通评级、智慧医院评级、大数据中心建设。
亿元级的标的相对较少,1.86亿元的滨海新城总计四个包,包一智慧医院及数据中心品目预算为8468万元,包二智能化应用品目预算为3513万元;包三智慧医院管理品目预算为3847万元,包括网络及基础品目预算为2770万元,每一包都对企业的综合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从标的数量上来,2019年较2018年有了明显的数量提升,政策因素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2020年的招标数量没有过于明显的变化。蛋壳研究院认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新冠疫情的突发导致医院招标向后延续,随着2020年秩序恢复,这一市场仍将迎来一波上涨。
总的来说,排除最高单价项目与最低单价项目,单个大型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平均投入约为1388万元,整个市场约208亿元。
与智慧医院建设相比,医共体、医联体属于新事物,更偏向于基础设置的建设,而民营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相对滞后。蛋壳研究院对医共体、医联体信息化政策进行梳理,具体结果如下所示。
与公立医云智慧医院建设招标项目不同,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标的中,HIS只是目标模块中的一部分,造价约300-1000万,其他模块包括远程教育模块、区域公卫服务平台等。按照我国建成567个县为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的整体规划,整个市场规模约为83亿。
从招标文件内容来看,大部分医院在基础建设时采用的是院内部署HIS的模式,少部分医院采用云HIS模式提升医联体、医共体下基层医疗能力。
民营医院是一个新兴市场,且当前监管较为松散。而相比与采购软硬件构建HIS,云HIS无需支付本地系统运行产生电费,无需购买服务器,应用软件及存储设备等基础设施等。通常而言,这一模式比自建机房节约约70%的成本。因此,民营医院同样存在一个近十亿级市场。
以传统的发展眼光看,作为医院信息化基础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产业存在一个易于望到尽头的天花板。随着医院基础逐渐建设完成,已有的市场份额必定越来越少,整个产业走向夕阳。
但是,医疗信息化发展之下,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产业收获的不仅是新增量,同样也有新模式,“平台化”思路下,新一代医疗管理信息系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一代医疗管理系统的需求发展过程即满足医疗信息化发展的过程,综合考虑综合考虑医院外部环境冲击和内部发展倒逼等多重因素,未来新一代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具有五大趋势:
满足医护一体化构建、财业一体化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等一体化构建需求。具体包括放射科集中阅片、心电诊断中心、跨园区标本流转,可节省设备和人员投入,优化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实现科室的同质化管理。
微架构。业务系统应实现平台化构建,尽可能减少集成程度,增加系统弹性,在医院需求变化而更换软件时能实现平滑过渡。
满足医联体、医共体、互联网医院需求。随着大量线下业务线上化;单一院区业务向多院区扩张,新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打通多方信息传输阻碍,实现网上挂号问诊、上下转诊等业务需求。
满足数据连通与质控需求: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高效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并借助于人工智能等手段对各流程进行形式质控与内涵质控。
自动化运维: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不断扩大意味着结构的不断复杂,因此,医院信息系统一旦出现问题,排查与解决的时间相应增加。
与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医疗科技不同,新一代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医院信息化的基础,稳定是其最大的特点。这意味着,医院希望能够建立一套10年,甚至20年无需重大变更的信息化系统。因此,这里主要存在两个挑战:
作为医院信息化的基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需能尽可能保持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医院数年的需求。但是,不断层出不穷的新政策新模式必将推动系统进行相应的迭代升级。在这一背景之下,医疗IT厂商需要摒弃过去封闭发展的思维,将HIS架构尽可能简洁化、微小化、独立化,以适应新需求的加入。
因此,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应依托标准,基于小核心、前后端分离、面向对象、敏捷开发、持续交付运营一体化,尽可能使整个体系保持灵活。
但是,灵活的架构不意味着独立,相反,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应从整体出发,统筹管理,打通诊疗、科室之间的数据鸿沟,有效提升患者医疗体验,“要坚持为患者服务,为医院赋能。这样,在价值观选择的节点,就有了判断标准,什么是好,对患者服务有利的就是好,能不断增强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HIS系统才是好,要在这个逻辑基础上不断迭代。”
随着医院信息结构不断复杂化,医院信息科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部分新建园区,系统数量已经过百,设备数量则已过万,需要医院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监控、维护。
但是,日益剧增的信息化管理专业度与医院对于信息科重视层度的增量不成正比,大量医院呈现信息科人才缺失,进而导致信息科能力缺失问题,进而导致以下问题:
1. 难以主导医院信息建设:无法准确判断医院信息化水平,不能精准制定下一阶段发展规划,也无法有效验收项目,这导致医院将信息化建设主导权交至企业方,医院失去信息化建设线. 运维成本提高:无法对于日常故障进行排查,需频繁需求企业方处理,这将导致医院遭受效率损失,企业也将因此承受频繁维护的成本。
3. 信息化建设成果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医院作为服务需求方,需要准确将其需求向项目提供方描述,而人才缺失导致企业难以找到真实需求以契合临床进行建设,最终导致产品与流程不能完全匹配,进而导致医生效率减少,患者就医体验变差。
3.2 公立医院智慧医院招标信息研究3.3 医共体、医联体、民营医院信息化招标信息及需求分析
4.2 代表企业4.2.1 东软集团:让数据动起来,还原线 安想智慧医疗:开创新一代智慧医院应用体系
5.2.1 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应满足十年信息化需求5.2.2 新一代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应制定路径补全人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