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北海市海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民生领域改革,聚焦困难群众所需所求,统筹调动各方资源力量,推出一系列“小切口、大成效”的改革举措,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救助帮扶等工作,让一个个“微改革”惠及大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我们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瞄准民生痛点、难点,从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入手,从细微处推进改革创新,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让人民群众能充分享受改革的实惠和红利,实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海城区委李安洪说。
“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容易生病,因此总是忧虑一旦生病要花很多钱。”肖海燕之前一直有这样的担心。幸运的是,肖海燕是“惠民保”的受益人,今年政府为她购买“惠民保”,这让她不用再为生病产生的花销而担忧顾虑。“现在不用自己掏腰包就能享受保险的保障,心里感觉踏实多了,像是吃了颗‘定心丸’,连干活都安心了许多。”肖海燕说。
海城区在医疗领域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在既有的医疗保障政策倾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社会慈善力量的参与救助力度,并引入企业资源,以每人79元的标准,为脱贫户和监测户购买了2024年北海“惠民保”,旨在有效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的风险,为群众提供更加有力的医疗支持,让他们的健康更有保障。
“我们在设立‘大病医疗救助基金’的基础上,加强政企联动,通过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合作,以慈善赞助方式为群众购买商业保险,提高重大疾病报销比例,减轻群众的大病费用负担。”海城区医保局局长梁嘉勰介绍,目前海城区已为辖区881名脱贫户和监测户购买“惠民保”,商业险保费总计69599元。
海城区还推出“医药服务包”,根据重点人群、重点病种的病情不同,为群众设置高血压服务包、糖尿病服务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服务包、腰腿痛服务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包、慢性肾功能不全服务包等6种个性化“医药服务包”,力求让每位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适合自身、舒适满意的“医药服务包”。
“我们积极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将监测户、脱贫户、农村特困户常用的可报销的药品由卫生院下放至村卫生室,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便捷的就医用药报销服务,实现就医报销不出村,打通群众就医报销‘最后一公里’。”海城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张云说。
截至目前,海城区已与130名困难群众签订了个性化“医药服务包”,其中脱贫户79人、监测对象10人、低收入人群41人;共为43名慢病患者提供上门诊治、送药、中医药理疗、重症患者联系住院等医药服务。
“以前办事难、程序多,没想到现在仅需一天就能完成审批,办事真是快捷,让人省心。”东街街道铜鼓里社区居民李文超如此感慨。今年1月,李文超在南宁接受手术,费用高达两万多元,对其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因此他希望能申请医疗救助以减轻经济压力。
当李文超备齐相关材料到街道办理时,却被告知不符合医疗救助的申请条件。然而,工作人员并未因此置之不理,而是根据李文超的实际情况,主动通过广西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为他申请了临时救助。3月14日和15日,李文超的临时救助申请相继通过街道办事处和海城区民政局审批。
海城区持续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以困难人群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办事流程、规范救助管理等措施,全力做好救助帮扶工作。同时,积极推进临时救助“即审即批”模式,以救助审批提速让群众幸福感“提速”,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我们本着救急难、托底线的原则,简化临时求助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在完成临时救助审核认定后,将审批环节的5个工作日审批时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内完成,实现即审即批。”海城区民政局局长郑小春说,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群众42名,救助资金22.7万元。
海城区积极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建立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民政、医保、教育、残联、乡村振兴等部门数据共享,对低收入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发现需要救助的低收入人口,提高社会救助效能,实现对困难群众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
“我们主动将救助关口前移,结合网格化管理,组织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逐户逐人进行‘地毯式’排查,主动发现陷入困境群众,‘量身’打造救助政策。”郑小春说。
同时,海城区推行“居住地申办低保”模式,在海城区居住超过3个月的困难群众,可以在居住地申办最低生活保障,打破申办最低生活保障海城区内居住地“隔阂”和户籍“壁垒”,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海城通办。截至目前,经通办救助群众178人,发放70.6万元低保金。
海城区高德街道赤西村脱贫户陈德才,家里有5口人,原本生活颇为拮据,2019年一场车祸导致他成为肢体残疾人,无法干重活,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他突然失业,让本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陈德才表示:“这让我一度没了生活的动力和信心。”
在海城区残联的牵线下,陈德才进入军屯村“扶志家园”工作,与北海逮虾记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不仅实现了就业增收,还能享受日间照料和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缓解家庭生活压力,他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进入‘扶志家园’后,有了稳定收入,感觉一下子找到了生活的动力和盼头。”陈德才表示。
海城区积极探索创新残疾人服务形式,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关爱服务体系,采用广西首创“爱心4+1”模式,将重度肢体、智力和精神类脱贫、监测户和农村低保户残疾人优先纳入托管范围,将残疾人康复、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为残疾人购买一份意外保险有机整合为“四服务一保障”,为残疾人营造舒适的就业环境。
“我们采取工疗结合的方式,除了提供就业服务,还会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生活技能培训、就业培训、文娱活动等个性化服务。”海城区残联副理事长梁立燕说,海城区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引导企业入驻“扶志家园”,推动企业与残疾人签订就业劳动合同,为残疾人提供多种手工作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海城区将“扶志家园”建设和运行经费列入每年的区级财政预算,协调北海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落实场地,在高德街道马栏村建设海城区第三个“扶志家园”,扩大“扶志家园”服务覆盖面。
“马栏村的‘扶志家园’项目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将设置工作室、活动文体室、娱乐室、VR室等,目前已经开工建设。”梁立燕说,海城区坚持就近就便原则,组织工作人员逐一上门沟通动员马栏村及附近的残疾群众进入“扶志家园”。目前有5名残疾人有至马栏村委“扶志家园”入托的意愿。(劳文静 许荩文)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