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以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中西医结合,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
党的以来,我国进一步提高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水平,逐步完善儿童卫生保健制度,儿童卫生事业重心从治病转向预防,高度重视儿童医疗保障和提高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强化儿科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有力提升。但儿童卫生保健领域仍然存在诸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覆盖不全、分布不均、城乡差异大等问题。我国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尚未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提供机制,服务提供不充分、不均衡等难题仍待破解。
建设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优化儿童医疗资源配置是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关键所在。我国专科医联体和托管实践已经证明,输出医院和依托医院之间的矛盾点集中于认知层面,即二者的认知水平往往难以达成一致。因此,一方面,输出医院应通过统一的医院文化凝聚人心,为同质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另一方面,依托医院要主动改变观念,提高认识,打破壁垒,配合融入。通过组建区域内紧密型医联体、搭建专科联盟和发展远程医疗等方式,着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
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运用“互联网+数字医疗”服务模式,完善儿童健康大数据,加强信息互联共享,实现儿童健康全周期全过程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加强儿童健康保障及医疗保障。儿童专科医院“互联网+医疗服务”建设的未来发展应满足如下3个特性。
一是差异化特性。差异化发展是未来“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医院须深度挖掘在线问诊患者的隐性需求,同时根据医院优势学科的发展需要,探索实现具有医院特色学科优势的线上功能,如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与标准的拟合情况及相关建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儿童饮食营养评估及建议等,让“互联网+医疗服务”不仅停留在医院,而是真正走进儿童的生活。
二是智慧化特性。面向患者,医院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画像技术,结合儿童年龄、诊断、既往病史等,形成主动干预提醒、精准推送,由疾病诊治向健康保健过渡,利用数字医疗技术助力达成使儿童少生病、不生病的远景目标;面向医院,医务人员有必要从互联网采集数据,集成患儿全流程医疗信息,建立全景视图、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等智慧化系统,以满足临床科研需要,还应提供合理用药、临床诊断辅助决策知识库,以辅助临床诊断,实现各系统与平台的有效集成与信息共享,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医院运营水平。
三是联通化特性。首先要实现院内联通,即线上线下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不能脱节,必须打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防控、诊治、康复全周期健康服务闭环。其次是实现院间联通,即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从而促进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形成。
一个得到科学验证的事实已经引起广大家长的关注:儿童时期的健康状况决定着成年乃至老年时期的健康状况。做好儿童健康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开展儿童健康管理时,应该建立多学科协作的儿童健康管理体系,从营养、身高、语言、神经行为发育、口腔、眼保健、心理等维度对儿童进行多元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健康服务和管理,为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与此同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参与到儿童的健康管理中,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郭笑雨、王雨莎,分别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分中心研究员、重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