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学,是儿童医学领域中,为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维护儿童健康、保障儿童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一门重要学科。儿童保健的目的是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儿童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家庭,乃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儿童保健的工作项目,包括生长发育、营养喂养、心理行为、高危儿健康管理、五官保健、疾病预防和康复等等各个方面。
应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需要,在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营养供给,其中特别要满足热能和优质蛋白质的需要。6个月内促进和鼓励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可持续至2岁或2岁以上),6个月后及时添加辅食。其辅食添加的原则和顺序如:
(1)添加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习惯一种后再添加另一种,应在婴儿健康、消长功能正常时添加。
(2)辅食添加顺序:6个月后可添加菜汤、果汁、蛋黄、菜泥、果泥、米糊、稀粥;7-9个月可添加烂面、粥、碎菜、肝泥、鱼泥、肉末、豆腐;10-12个月可添加烂饭、馄饨、各种软菜、碎肉、鱼类等。
促进智力发展:婴幼儿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条件刺激和合理的训练。结合日常生活照料,有目的地进行早期教养和训练,促进智力发展。补充含DHA的食物可促进智力发育。同时,通过定期智力病查,早期发现在智力发展上有偏离的儿重,及时采取康复措施,促进智力恢复。
1岁以内:满月、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各检查一次:1-3岁以内: 1岁半、2岁、2岁半、3岁各检查一次。
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如日光、空气、水),结合婴幼儿日常生活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因地制宜地进行体格锻炼。
对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疾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防治。
重点是保证每日餐数,做到“三餐一点”,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提倡“多喝奶”。
早期教育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神经心理发育特点,利用客观外界环境和某些教育训练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给儿童的某些器官以丰富的刺激,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儿童的感知、动作、语言、认知能力、行动习惯,从而促进儿童神经心理发育和智力发展。
每年一次,并注意在入幼儿园前要做入园入托体检,离园3个月后再入园要重新做入园入托体检,体检合格方可入园。在园期间每年体检一次。
此阶段随着生长发育速度的缓慢,免疫系统功能逐步完善,营养缺乏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病减少,但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疾病,如弱视、近视、龋齿等发病增多,要注意预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