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全国各地随之积极响应。一年多来,各地的健康行动取得了哪些进展?有哪些亮点?近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与新华网联合推出“健康中国行动——各地行品牌传播活动”,以充分展示分享各地区、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推进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进展和成效,挖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亮点。日前,新华网与多家媒体共同采访了四川省健康中国行动相关负责人,来看看巴蜀大地有哪些独特的健康之策。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冯孔)11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四川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公布,同时公开的还有健康四川行动考核评价指导方案。实施意见敲定了健康四川行动18项重点任务,明确了2022年和2030年健康四川行动的两个阶段性目标,涉及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服务能力、健康环境等。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斌表示,健康四川行动在国家15个专项行动的基础上,结合本省特色,新增了中医治未病、口腔、民族地区健康促进3项专项行动。既符合国家战略布局,又体现每一个个体的责任。
健康四川行动紧密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略和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在相应的专项行动中,细化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健康城市建设、乡村环境整治等具体举措。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全国生态环境中区位特殊。健康四川行动继续夯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工程,推动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健康四川建设,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强化部门联动,健康四川行动推进委员会成员由40个厅、委、局组成,18个专项行动全面融入教育、体育、宣传、网信、发改、环境、广电等各个领域现有相关政策。每项目标、任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
突出政府在健康保障中的主体责任,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鼓励单位、社区、家庭、居民个人共同参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尽责尽力的良好局面。
注重健康促进关口前移,在策略上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高度关切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使用群众看得懂、易接受的语言,提高健康知识普及率,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和水平。
抗击新冠-江油市每月对一所中学、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的校内环境进行采样检测,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
徐斌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四川健康各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在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健康促进等专项行动方面开展工作,积极推进。
“四川省积极进行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抽组专业团队打造权威科普,整合各种平台精准快速传播,同时充分发挥省卫生健康委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省精神医学中心、省精神卫生中心等三大心理中心资源优势,调动全省心理卫生资源,做到“四坚持”,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心理保卫战。”徐斌说。
四川是民族大省,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约557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徐斌表示,由于历史、自然和地理等诸多原因,四川民族地区卫生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传染病地方病危害重。为推动健康四川行动在该省民族地区的落实,促进民族地区群众健康意识、健康行为的改善,切实解决民族地区群众健康问题,该省将民族地区健康促进专项行动纳入健康四川行动。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已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作为日常医疗服务的基本工具,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妇幼健康工作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妇幼健康管理信息化网络建设,提升管理效率, 落实便民惠民措施,2002年,成都市提前规划布局,保障系统建设经费,在全省率先进行“成都市妇幼保健一信息系统”研发,2004年进行试点,2007年在全市助产服务机构全面投入使用。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董勇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一系统”已覆盖成都市所有助产服务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开展妇女儿童保健服务的其他医疗机构共655家,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近10年来,全市孕产妇建卡200余万人次,儿童保健建卡163余万人次。
董勇介绍道:“一系统”涵盖婚前检查、孕产期保健、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儿童保健、三病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统计及查询等功能,采用市、县、乡管理模式,覆盖孕前、孕期、产后、儿童等各阶段,实现了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化管理。
“一系统”实现了全市数据互通共享,广大孕产妇、儿童在成都市任何一家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孕产期和儿童保健,均可跨区域、跨医疗机构查询到既往就诊和保健情况,群众可根据自身情况就近、就便选择医疗机构进行保健,而不用担心保健信息的不连贯、不全面,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董勇表示,基层妇幼健康工作仍然存在较多的困难:高危孕产妇比例增加、孕产妇管理难度增大等仍待解决。为此,成都市积极加强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加大妇幼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健康意识,能主动配合规范产检,可识别一些异常情况,发现异常后能及时就医,减少危重情况发生。同时,充分发挥“一系统”与成都市医疗服务大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协同查询的优势,及时主动推送孕情信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区(市)县卫健局行政管理作用,以基层医疗机构、村医和妇女主任为基础,加强孕情摸排,掌握孕情动态,督促未建卡孕妇及时到医疗机构建卡,督促不规范产检的孕妇及时产检。
营养问题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健康问题,做好营养工作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2019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成都市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成都市新津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彭莉表示,近年来,新津区牢固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大服务、大共享”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相结合,将健康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城乡环境营造、群众素质提升、医疗服务提质四大环节。2019年,政府印发了《新津县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2018—2030年)》,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国民营养计划实施领导小组,确定了以普及营养健康知识、优化营养健康服务、建设营养健康环境、发展营养健康产业为重点实施方向。随后制定了《新津县国民营养计划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了以“营在校园”“营在长者”“营在自我”“营在起点”、“营在医院”“营在产业”六大行动为主要实施路径。
通过整合新津区各机构的健康监测数据,开展孕产妇、婴幼儿、学龄儿童、老年人、一般人群营养健康状况专项调查工作,发现了两大主要营养问题:一是居民食用油、畜肉和摄入过多,水果和乳制品摄入不足;二是居民超重肥胖率高、腹型肥胖率高。针对这两个营养问题,重点开展干预工作。
一是依托“健康副校长”“家庭医生进社区”“健康生活工具包发放”等工作,以全民营养周、全国学生营养日、母乳喂养周等为契机,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营养知识宣传,提升居民营养知识知晓率。通过评估调查,健康每天食盐摄入标准量的知晓率为65%,食用油摄入标准量的知晓率为44.5%,和基线调查相比有显著提升。
二是开展特色行动,比如“营在医院,守护营养健康之门”打造了“营养健康科普小屋”,“营在校园,夯实营养健康之基”打造“健康营养食堂”,还以“家庭医生+家门口的营养师”模式推进营养进社区的慢病干预模式,整体提升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通过评估调查发现有84.50%的人能够自觉控制食盐的摄入量,81%的人能够自觉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51.00%的家庭平均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在6克及以下,73.50%的家庭每人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30g。